工业智能化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一、政策驱动与广泛应用
在全球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,工业物联网(IIoT)平台正逐步成为推动制造业智能化升级的重要力量。各国政府纷纷出台政策支持工业物联网的发展,旨在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,提升制造业的竞争力。我国更是高度重视工业物联网及智能化的发展,将其视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,并制定了相应的规划目标,如到2025年,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大部分实现数字化网络化,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初步应用智能化。
二、制造业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
2024年的数据显示,我国工业生产稳步加快,工业经济总体保持回升向好态势。其中,制造业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趋势不断显现,以电子、汽车、铁路、船舶、航空航天等行业为代表,展现出强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竞争力。
三、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应用
1、智能数据管理:人工智能技术以其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,帮助制造业企业实现高效的运维和数据治理,提升生产可靠性并降低运营成本。
2、行业垂类大模型:通过针对各行业的工艺数据进行微调,打造行业特定的大模型,能够深入分析行业数据,推动工艺优化,显著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。
3、生成式人工智能:革新工业设计流程,实现灵活定制化生产,增强企业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。
4、云边端一体化:人工智能正在加速云、边、端一体化的发展,提升边缘计算设备的实时数据处理能力,为企业提供更灵活的计算能力。
5、柔性生产变革:人工智能的应用使得制造系统能够快速响应市场变化,进行灵活的生产计划和流程调整,提升资源利用率和生产效率。
6、供应链智能化升级:AI通过大数据分析能力,优化供应链的各个环节,包括库存管理、运输和采购流程,显著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。
四、人性化AI的普及
随着自然语言和语音界面的发展趋势,越来越多的非专业产业工人将使用AI来更好地完成工作并实时解决问题,无需专业培训甚至不必理解技术的工作原理。人性化AI将推动数据驱动决策的民主化,全面释放竞争优势。
综上所述,工业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呈现出政策驱动、技术深度应用、制造业转型升级以及人性化AI普及等多重特点,这些趋势将共同推动工业领域向更加高效、智能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。